现代健康报 > 健康科普
【院感科普】耐药菌,您知道吗?
2025-07-08
作者:王凤环
作者单位: 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

【院感科普】耐药菌,您知道吗?(图1) 

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指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和某些寄生虫)阻止抗微生物药物(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和抗疟药物)对其产生作用的能力,致使标准治疗失去疗效,感染持续存在并可能传播给他人。

耐药菌,指具有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细菌,任何种类的细菌只要对一种抗菌药物耐药,均可称作耐药菌。随着抗生素的滥用,细菌进化出一整套有效的耐药机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减小甚至消失,致使抗菌药物对耐药菌的疗效降低甚至无效。

耐药菌的出现带来一系列的危害,包括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高、用于感染诊断和治疗的费用增加、抗生素不良反应风险增加等。所以预防和控制耐药菌的产生是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出警告:滥用抗生素将使人类回到无抗生素时代,并将每年11月的第三周定为“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院感科提醒大家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耐药菌产生。

【院感科普】耐药菌,您知道吗?(图2) 

倡议社会公众:

一、慎用抗生素,遵循医嘱,完成疗程。

不要盲目购买或随意服用抗生素,人们经常会在感冒、流感等常见病的治疗中滥用抗生素,70-80%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而非细菌,肩周炎、过敏性鼻炎等无菌性炎症,使用抗生素都是无效的。长期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导致原本对抗生素敏感的细菌产生基因变异,变得耐药,这样耐药菌就产生了。就算确诊细菌感染时也要严格按照医嘱足量、足疗程服用抗生素,有些患者自觉症状好转就立刻停药,殊不知体内药物浓度达不到杀死细菌所需水平,细菌便无法彻底清除,此时残留的细菌可能会对已经使用过的药物产生耐药性,为今后治疗带来困难。因此,合理用药、严格遵守医生开出的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长是避免滥用、误用抗生素的重要方法之一。

二、加强病原微生物送检,根据药敏合理选用抗生素

病原学送检可以准确识别引起感染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从而避免误诊和漏诊,确保治疗方向的正确性。医生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避免盲目用药和过度使用抗生素,降低耐药菌产生的风险,减少药物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三、加强个人手卫生  

手卫生是预防耐药菌传播的重要措施,正确的洗手和手消毒方法,可以显著降低接触和传播耐药菌的风险。特别是在进食前、外出后、处理垃圾、上厕所等场合需要认真洗手,切莫用手擤涕、接触开放性伤口等;应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双手,或使用含有至少60%酒精的手部消毒剂进行消毒;洗手时应特别注意指甲、指尖、指缝等难以清洗的部位,每次洗手时间至少20秒。还有就是保持环境干净,做好个人的清洁及物品消毒,都可以遏制交叉感染发生和耐药菌细菌的产生。

四、合理使用消毒剂和杀菌剂

常使用消毒剂和杀菌剂,尤其在公共场合医疗环境下需要使用。 消毒剂和杀菌剂可以有效消除病原体,但由于其杀菌机理依靠单一成分,所以也能促进耐药菌细菌的生长繁殖。因此,在使用消毒液、含有抗菌成分的口腔护理用品时,需说按照说明书使用方法,擦除物体的表面污垢后,要保证消毒液在表面的作用时间符合标准。

五、提高免疫力

免疫力也是控制感染和耐药的重要环节。增强免疫力三部曲: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以每天有足够时休息时间为宜;制定合适锻炼计划并落实,适度进行机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减轻压力和焦虑都有助于调节免疫力。

六、加强宣教,普及知识

通过科普报刊、网站、网络进行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对抗生素耐药细菌感染的认识,普及相关知识,强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性。

总之预防和控制耐药菌的产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入手,避免滥用抗菌药物,加强个人卫生常识,按时按量地从医生处获得抗生素并认真完成疗程,合理使用消毒剂和杀菌剂进行清洁消毒,提高免疫力等方法,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抗生素耐药菌的产生,最终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的卫生安全。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凡本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现代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现代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现代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现代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现代健康报”或带有现代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现代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网站声明特别声明联系我们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5699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