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乳腺癌患者经过手术切除肿瘤,对病情有了较、进一步的控制,延长了患者生存时间。但是手术只是第一道关卡,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术后的家庭护理是决定患者整体康复的关键所在。大多数患者会面对出医院以后该如何照顾自己、术后是否要多多活动、术后怎样摄取食物好,针对上述问题而茫然无措。以下,本文为大家一一盘点乳腺癌术后,如何进行正确的家庭护理。
一、伤口护理
术后几天内,患者胸部手术切口和引流管周围是感染的高发区域。家庭护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沾水,尤其是在未拆线前,不建议直接洗澡。可采用擦浴方式,或在洗澡时用保鲜膜遮盖切口部位。
观察伤口情况:每日查看切口有无红肿、渗出液增多或有异味。如有发热、伤口疼痛加剧等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
引流管护理:部分患者术后会带引流管回家,家属需协助记录每日引流液的颜色和量,一般呈淡红色或淡黄色为正常。如引流液突然增多或变成浑浊、深红色,则可能提示出血或感染。
二、上肢护理
乳腺癌手术常常伴随腋窝淋巴结清扫,容易导致患侧(手术同一侧)上肢淋巴液回流受阻,引发水肿。为此,术后应注意:
避免患侧用力:不要用手术侧手臂提重物、拧毛巾、抬水桶等。
避免受伤和注射:禁止在患侧手臂抽血、打针、量血压,以免诱发水肿或感染。
抬高手臂:坐着或躺着时可用枕头将患侧上肢垫高,有利于淋巴回流。
穿戴宽松:尽量避免穿袖口紧的衣服,勿佩戴手镯、紧手表等。
坚持功能锻炼:如“爬墙运动”(双手沿墙向上爬)、“手臂画圈”等,促进淋巴循环,防止关节僵硬。
三、功能锻炼
手术后静养并不意味着完全不动,适当活动反而有助于康复。锻炼应根据术后时间分阶段进行:
术后1-3天:可做简单的手指活动,如握拳、放松,轻微弯曲肘部。
术后4-7天:尝试抬起手臂,扶墙做轻度的肩部活动,锻炼肩关节灵活性。
术后2周后:若恢复良好,可逐步增加活动幅度,如梳头、穿脱衣服等日常动作。
要注意的是,锻炼时不应出现明显疼痛,如感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咨询医生或康复师。
四、心理护理
许多乳腺癌患者术后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如担忧复发、身体形象改变、对未来焦虑等。家属和患者本人都要重视情绪调适;要知道,悲伤、恐惧是正常反应,不要强迫自己“必须坚强”,适当倾诉有助于情绪疏导。
可加入病友群体,分享经验、互相鼓励,也可寻求心理咨询帮助。术后如有乳房切除,可考虑义乳、整形等手段,逐步恢复自信。
五、饮食指导
手术后身体需要充足营养来促进组织修复、提高免疫力。饮食应注意以下几点:
高蛋白饮食:多吃鸡蛋、豆制品、瘦肉、鱼类等,有助伤口愈合。
多蔬果、补充维生素:绿色蔬菜、水果富含抗氧化成分,有助清除体内毒素。
少油少盐,清淡为主:避免油炸、腌制、辛辣食物,保护胃肠功能。
分餐少量,细嚼慢咽:术后消化功能恢复需时间,不宜暴饮暴食。
禁忌酒精、戒烟:酒精和烟草会影响恢复,并可能增加肿瘤复发风险。
六、定期随访
术后康复并不意味着彻底康复,肿瘤仍可能复发或转移。患者需严格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
复查的时候可查乳腺彩超、胸片、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等。
关注时间节点非常关键,术后第1年每3个月一次,第2-3年每半年一次,第4年起每年一次;生活中,要密切观察身体信号:如出现持续胸闷、骨痛、淋巴结肿大、体重明显下降等,应及时就医。
温馨提示
乳腺癌并非人生终点,可以是人生新旅程的开始。手术是治疗的开始,家庭护理是恢复的保证。科学、标准、有温度的家庭护理,可以帮助乳腺癌术后患者早日康复、重拾生活信心和尊严。
1、凡本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现代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现代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现代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现代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现代健康报”或带有现代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现代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