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健康报 > 健康科普
糖尿病人的日常护理:合理控制血糖,享受美好生活
2025-07-08
作者:孙颖
作者单位: 山东省烟台地区龙口市七甲中心卫生院 山东 烟台 265722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异常升高,长期得不到良好控制可能引发心脑血管、肾脏等多系统并发症。虽然无法彻底治愈,但经过科学合理的日常护理,糖尿病人完全可以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远离并发症,享受高质量的生活。

一、合理饮食:控糖生活的第一道防线

日常饮食是影响血糖变化的核心因素,合理规划饮食结构是糖尿病护理的基础。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不等于“忌口”,而是“有节制地吃、合理地搭”。主食应以糙米、燕麦、红薯等高纤维、低升糖指数(GI)的食物为主,避免摄入精制米面或含糖零食。蔬菜每天应保证充足摄入,尤其是深色叶类蔬菜,有助于延缓血糖上升;蛋白质方面可选择鱼、禽、豆制品等优质来源,既能提供营养,又不增加血糖负担;脂肪摄入应注意选择橄榄油、菜籽油等植物油,避免高胆固醇食物。饮食时间安排上,建议“少量多餐”,每天保持3餐正餐加1~2次加餐,避免空腹或暴饮暴食导致血糖大幅波动。同时要注意饮食定量,使用餐具控制每次摄入量,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有助于控制食量或食后血糖。

二、规律运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稳定血糖波动

适量运动是糖尿病人控制血糖的“天然药物”,它能促进身体对胰岛素的利用,改善心肺功能且提升免疫力。运动过程中,肌肉活动会消耗血糖,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并提升胰岛素敏感性,尤其适用于2型糖尿病人群。运动形式应因人而异,以适度安全为原则。推荐快走、游泳、太极拳等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次30~60分钟,每周不少于5次。对于高龄或伴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可选择低强度但持续性好的运动。在运动前应测量血糖,如果血糖过低(低于5.5 mmol/L)或过高(高于16.7 mmol/L)应暂缓运动,避免发生低血糖或酮症酸中毒等风险。另外,运动应与饮食协调,尤其是在餐后1小时进行运动更有助于降低餐后高血糖。运动中建议随身携带糖果或葡萄糖片,以防出现低血糖。运动后要注意补充水分,适当休息并再次测量血糖观察变化。长期坚持科学运动能让血糖更稳定,提升精神状态。

三、科学监测与心理支持:为控糖生活提供保障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能帮助患者及时了解血糖水平,判断控糖效果并根据波动调整饮食。建议每天至少测量空腹及餐后两小时血糖,对血糖变化异常的情况要及时记录并反馈给医生,便于优化下一步治疗方案。除了血糖监测,还应定期检查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肾功能等指标,这些能综合反映糖尿病控制的中长期效果。糖尿病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持之以恒的监测,而不是一时的“控糖冲刺”。同时,心理支持在糖尿病护理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不少患者在确诊初期会出现焦虑或自责情绪,若长期得不到缓解,可能影响日常护理的积极性。家人和朋友的理解有助于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信心。患者自身也应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参加糖尿病教育课程,与同病友人交流心得,从他人的经验中获得启发。

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视它。借助科学饮食或规律运动,糖尿病患者能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维持生活的独立性。坚持科学的日常护理,糖尿病人完全可以过上健康自如的生活,真正实现“控糖不控人生”。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凡本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现代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现代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现代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现代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现代健康报”或带有现代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现代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网站声明特别声明联系我们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5699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