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是指尿液不受控制的情况下无自主意识地从尿道中流出,是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泌尿系统功能性疾病,多见于老年、产褥期、神经系统疾病等患者。尿失禁虽不会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但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品质,因此科学、全面的护理干预对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预防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1.尿失禁的常见类型
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尿失禁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压力性尿失禁:指在咳嗽、打喷嚏、大笑或搬重物等增加腹压的情况下出现尿液漏出,多见于女性产后或老年妇女,常因盆底肌松弛或尿道括约肌功能减弱引起。
(2)急迫性尿失禁:表现为一有尿意就迫不及待要排尿,常伴随夜尿频繁,见于膀胱过度活动症、神经性膀胱等。
(3)溢出性尿失禁:因膀胱无法完全排空,导致尿液被动地从尿道流出,常见于前列腺增生、脊髓损伤等疾病。
(4)功能性尿失禁:患者本身排尿功能正常,但因行动不便、认知障碍或环境限制而无法及时如厕,常见于老年人或认知障碍患者。
(5)混合型尿失禁:同时具有压力性和急迫性尿失禁的特征。
2.尿失禁患者的护理措施
护理尿失禁患者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主要涵盖基础护理、功能训练、心理支持与环境优化等多个层面。
(1)基础护理措施
尿失禁导致患者皮肤潮湿,如护理不当,很容易引发尿布疹、皮肤糜烂、褥疮,因此护理人员应勤于更换尿裤或护垫,选择透气较好的成人护理用品;如有尿液污染及时清洗局部,选择温水轻轻擦拭,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此外,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每日会阴部清洁,女性由前向后擦拭,防止细菌经尿路逆行感染,鼓励患者多喝水、多排尿,有利于尿道冲洗。对于长期卧床患者需要定期评估患者膀胱残余尿量,必要时可采用间歇导尿替代留置导尿。另外护理人员可选择保护性屏障膏、润肤剂等护理用品,起到保护皮肤、防止尿液腐蚀皮肤的作用,对皮肤的敏感处可使用无纺布或医用垫单来保持干燥。
(2)功能训练与康复护理
一方面,膀胱功能训练适用于膀胱有一定排尿意识或膀胱神经功能较好的患者,制定排尿计划,循序渐进延长排尿间隔,进行膀胱耐受力练习和对尿液容量的感觉训练,如起初每2小时排一次尿,逐渐延长至每3~4小时,以增强膀胱控制尿的能力。另一方面,盆底肌锻炼(凯格尔锻炼)特别适用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锻炼方法为缩肛、挤压尿道括约肌群反复进行5秒,放松5秒,每天3次,每次15~20次,可促进肌肉张力升高,提高排尿控制能力,产后女性及术后面盆患者应在康复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另外生物反馈疗法和电刺激训练适用于部分恢复期患者,借助仪器反馈肌肉收缩情况,指导患者正确地进行盆底肌锻炼,或采用低频电流进行刺激肌电以增强其收缩力。
(3)心理护理与支持
耻、低人一等、紧张、焦躁、悲观等心理。如怕跑出去尿漏出去,羞于外出社交,降低生活品质。因此,护士需充分尊重并理解患者,鼓励多与患者交流,加强健康教育知识、分享患者的康复经验,与患者一起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对于心理过度紧张或抑郁者,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师或者社工介入,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4)环境与生活方式调整
如必要,护理人员应为体弱、夜尿频多的患者创造便于排尿的条件,如床边备尿壶、灯、扶手等,预防坠床,穿着易脱的裤子、佩戴成人纸尿裤等;同时,还应注意减少饮用兴奋性饮料(咖啡、饮酒、浓茶)、限制晚间饮水量、有规律地排尿。由于便秘可加重尿失禁,患者要饮食通畅,可多进食含纤维素高的食物;部分患者因慢性尿失禁需长期口服控制膀胱收缩的药物(抗胆碱能类药物),应留心此药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例如口干、便秘、眩晕等,并且应按照医嘱服药,服药期间注意不能开车或开机器。
3.家庭照护与患者自我管理方法
间歇性导尿的患者实施家庭照护对康复具有重要作用,需要教会家庭成员基础护理和技能,包括导尿前后消毒清洁,进行会阴护理和指导患者进行科学训练盆底肌;家人可以帮助患者制定有规律的排尿计划,拥有有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因膀胱过度充盈而发生过频排尿,此外还需要在心理上帮助患者建立充足的谅解、尊重及关心,对于患者内心深处的焦虑与羞耻感具有效果,这对于提高患者康复信心也有帮助;患者自身也可积极主动进行日常管理,坚持每日行盆底肌训练,对于康复膀胱自主功能有一定帮助;养成有规律排尿及记录排尿时间及尿量的习惯,掌握有规律性排尿的方法,将异常及时加以关注;对于饮食上有关注重多饮水、避免刺激性食物,坚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在出现排尿困难、血尿、发热时应及时就诊,切忌自己服药,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综上所述,尿失禁并非不可抗拒,只要采取合理的规范护理模式,包括基本护理、功能锻炼、心理护理与改善生活方式,大部分患者的尿失禁症状是可以得到改善的。早发现、早进行护理、不间断护理、因人而异进行护理,即护理人员、家属和患者共同努力,才能让患者真正受益。
1、凡本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现代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现代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现代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现代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现代健康报”或带有现代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现代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