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健康报 > 健康科普
外伤处理别慌张,卫生院急救小妙招
2025-07-20
作者:倪永兵
作者单位: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福田镇卫生院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意外伤害时有发生,无论是家庭小意外还是户外活动中的磕碰,懂得正确的急救措施对于减轻伤害、加快恢复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实用的外伤处理方法,以及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如何保持冷静,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首先,了解基本的止血技巧非常重要,如使用干净的布料对伤口施加压力。其次,学会如何处理烧伤和烫伤,避免使用冰块直接接触伤口,以免造成二次伤害。此外,对于骨折和扭伤,学会如何固定受伤部位,防止进一步损伤。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是关键,深呼吸并迅速评估情况,拨打急救电话,并按照专业指导进行初步处理。通过这些实用的急救知识,您可以为受伤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减轻他们的痛苦,为专业医疗人员的到来争取宝贵时间。

一、外伤的分类与急救原则

外伤通常可以分为擦伤、割伤、刺伤、挫伤、扭伤和骨折等类型。在处理外伤时,应遵循以下急救原则:

1. 保持冷静:首先,保持冷静,评估伤情,判断是否需要紧急医疗援助。

2. 止血:对于出血的伤口,应立即采取措施止血。

3. 清洁伤口:在止血后,应清洁伤口,防止感染。

4. 保护伤口:清洁后,应适当包扎伤口,保护伤口不受进一步伤害。

5. 及时就医:对于严重或复杂的伤口,应尽快送医治疗。

二、常见外伤的急救方法

1. 擦伤

擦伤是表皮层的损伤,通常由皮肤与粗糙表面摩擦造成。

急救措施:首先用清水冲洗伤口,去除污物。然后使用碘伏或酒精消毒,最后涂抹抗生素软膏,并用创可贴或无菌纱布覆盖。

2. 割伤

割伤是由于锐器切割造成的伤口。

急救措施:立即用干净的布或纱布对伤口施加压力止血。如果伤口较深或出血不止,应尽快就医。止血后,清洁伤口并包扎。

3. 刺伤

刺伤是由尖锐物体刺入皮肤造成的伤口。

急救措施:不要轻易拔出刺入的物体,以免造成更大伤害。应直接就医,由专业医生处理。

4. 挫伤

挫伤是由于撞击或压迫导致的软组织损伤。

急救措施:立即用冰袋冷敷,减少肿胀和疼痛。24小时后可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若肿胀严重或伴有骨折迹象,应立即就医。

5. 扭伤

扭伤是关节周围的韧带受到过度拉伸或撕裂。

急救措施:立即停止活动,用冰袋冷敷,抬高受伤部位。24小时后可进行轻柔的热敷。若疼痛剧烈或活动受限,应就医检查。

6. 骨折

骨折是骨头断裂或粉碎。

急救措施:保持受伤部位不动,用夹板或硬物固定,防止进一步损伤。立即就医,避免自行移动骨折部位。

三、急救小妙招

1. 止血技巧

直接压迫:用干净的布或纱布直接对出血点施加压力。

抬高受伤部位:将受伤部位抬高,有助于减缓血流速度,促进止血。

2. 清洁与消毒

使用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是理想的清洁伤口的液体,温和且不会刺激伤口。

碘伏消毒:碘伏是常用的消毒剂,适用于大多数伤口消毒。

3. 包扎技巧

无菌敷料:使用无菌敷料包扎伤口,避免感染。

弹性绷带:使用弹性绷带包扎时,注意松紧适宜,保证血液循环。

四、预防外伤的措施

安全意识:提高个人安全意识,注意日常活动中的潜在危险。

穿戴保护装备:在进行体育活动或危险工作时,穿戴适当的保护装备。

环境安全:保持家庭和工作环境的整洁与安全,及时清理可能导致跌倒或碰撞的障碍物。

五、结语

外伤虽然常见,但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大大减轻伤害程度,甚至挽救生命。在遇到外伤时,保持冷静,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首先,应立即评估伤者情况,确保现场安全。如果伤口出血,应迅速用干净的布料或纱布施加压力止血。对于骨折或疑似骨折的伤者,应避免移动伤处,以免加重伤害。同时,预防总是胜于治疗,提高安全意识,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外伤的发生。例如,佩戴安全头盔、使用防护装备、遵守交通规则等。希望本文介绍的急救小妙招能够帮助您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处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记住,及时的急救和预防措施不仅能减轻伤害,还能挽救宝贵的生命。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凡本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现代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现代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现代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现代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现代健康报”或带有现代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现代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网站声明特别声明联系我们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5699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