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健康报 > 健康科普
静脉曲张:从预防到治疗,全面守护你的静脉健康!
2025-07-08
作者:何景萍 薛映玲
作者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许都曾注意到过腿上出现的那些蓝色线条或是小蚯蚓,它们或许不痛不痒,但却在无声中诉说着我们静脉的健康状况。这些线条,正是静脉曲张的征兆。它不仅影响美观,还暗藏健康隐患。那么,静脉曲张究竟是什么?我们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它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静脉曲张的世界,共同守护静脉健康。

一、静脉曲张,究竟是什么?

静脉曲张是由于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静脉壁薄弱,导致血液在静脉内淤积,静脉压力升高,进而使静脉扩张、迂曲的一种病理状态,其中下肢静脉曲张最常见,除此还有精索静脉曲张、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眼眶静脉曲张等。它不仅影响腿部美观,还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甚至形成“老烂腿”,严重者将面临截肢。另外,若血液长时间在静脉中淤积,很容易形成静脉血栓,血栓脱落后堵塞在肺部,会引起肺栓塞,甚至会引发猝死。

二、静脉曲张的高发人群,你在其中吗?

1.久站久坐人群:教师、医生、护士、售货员、办公室职员等因工作需要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影响下肢静脉回流。教师长时间站立授课,腿部肌肉紧张;办公室职员久坐缺乏活动,均易导致静脉曲张。

2.孕妇:怀孕期间子宫增大压迫下腔静脉,影响静脉回流;同时孕期激素水平改变使静脉壁松弛,增加患静脉曲张风险。

3.有家族史的人:静脉曲张具遗传倾向,若父母一方患病,子女发病几率约17%;双方都患病,子女发病几率可达约40%。

4.老年人:静脉曲张具遗传倾向,若父母一方患病,子女发病几率约17%;双方都患病,子女发病几率可达约40%。

5.超重或肥胖的人:过重体重给静脉带来额外压力,阻碍血液回流,长期高压状态下静脉易扩张、迂曲,引发静脉曲张,BMI超过30的人群风险是正常体重人群的2-3倍。

三、静脉曲张的危害,不容小觑!

1.血液循环障碍:静脉曲张会使静脉血管扩张变形,阻碍下肢末端血液回流,血液流动缓慢甚至淤积,影响全身血液循环。严重时会引发血栓,血栓脱落进入肺部可导致肺栓塞,危及生命。

2.皮肤病变:患者足部和小腿皮肤易出现皮肤瘙痒、色素沉着,皮肤变得暗沉、粗糙。随病情发展,可能出现皮下组织增厚、耳垂状硬化,甚至形成经久不愈的“老烂腿”,严重影响美观并带来极大痛苦,降低生活质量。

3.生活工作受影响:患者常感下肢无力、浮肿,行走时腿部沉重酸痛,行动不便。日常活动如走路、上下楼梯都可能变得困难,长期身体不适还易引发心理压力,影响工作效率和家庭生活。

4.妊娠期并发症:孕期女性患静脉曲张风险更高,可能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不仅影响孕妇健康,还可能增加胎儿窘迫和早产几率,威胁母婴安全。

5.外伤后复杂化:静脉曲张患者遭遇事故或外伤后,因静脉回流存在问题,卧床休息会进一步增加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发生率,增大治疗难度。

四、预防静脉曲张,从日常做起!

1.合理休息与运动:久站者应定时坐下休息,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久坐者则需定时起身活动,进行抬腿、勾脚等简单运动。养成规律运动习惯,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能有效促进腿部肌肉收缩,帮助静脉血液回流。

2.控制体重:保持健康体重是预防静脉曲张的关键。超重或肥胖者应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减轻体重,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取。同时,结合每周3-5次的力量训练,提高基础代谢率,消耗多余热量。

3.穿戴医用弹力袜:对于长时间站立的人群(如教师、售货员)及孕妇,穿戴医用弹力袜是有效预防方法。弹力袜通过施加不同压力,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轻静脉压力。选择时应咨询医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压力等级和尺寸。

4.避免增加腹压的行为:日常应避免穿束腰过紧的衣裤,选择鞋跟较低的鞋子,减少对下肢静脉的压迫。同时,保持大便通畅,积极治疗慢性咳嗽等疾病,以降低腹压,预防静脉曲张。

5.特殊人群的预防:有静脉曲张家族史的人应从年轻时注重预防,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检。老年人则应适当增加腿部锻炼,如散步、踢腿等,增强腿部肌肉力量,改善静脉功能。

五、静脉曲张需要做手术吗?手术伤口大不大?多久能出院?

1.是否需要手术:治疗静脉曲张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判断。病情较轻,仅表现为轻度静脉迂曲、下肢轻微酸胀不适者,可先采用保守治疗,如穿戴医用弹力袜、药物治疗等。若病情较重,出现明显静脉迂曲成团、下肢水肿、皮肤色素沉着、溃疡形成等症状,或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通常需考虑手术治疗。

2.手术伤口大小:随着医疗技术进步,静脉曲张手术方式日益多样化且微创化。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切口较大,可能留有多个几厘米长的切口。而激光闭合术、射频消融术、微波消融术等微创手术,通过穿刺将能量导入静脉使其闭合,伤口通常仅几毫米,术后恢复快且疤痕不明显。

3.出院时间:传统手术因创伤较大,恢复较慢,患者可能需住院3-7天。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大部分患者术后1-3天即可出院。但若术后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住院时间会相应延长。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凡本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现代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现代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现代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现代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现代健康报”或带有现代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现代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网站声明特别声明联系我们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5699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