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这个让人闻之色变的词,其实是慢性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当一个人患上尿毒症,意味着肾脏几乎完全丧失了正常功能,体内毒素无法排出,水电解质紊乱、内分泌功能失调,继而出现多种临床表现,甚至危及生命。这时,透析往往成为维持生命的关键手段。那么,尿毒症患者为何最终必须依靠透析?要理解这一点,还得从看似简单却至关重要的“肾功能”说起。
一、肾脏的主要功能:不仅仅是“排尿”
人们普遍知道肾脏的功能是排尿,但肾脏真正的职责远不止如此。肾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过滤器”,它通过肾单位(每个肾大约有上百万个)将血液中的代谢废物、水分和多余的电解质过滤出去,生成尿液排出体外。除了排出废物,肾脏还承担着调节体内水分平衡、电解质浓度(如钠、钾、钙等)、维持血压稳定(通过分泌激素实现)、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影响造血功能)和调节酸碱平衡等多种关键任务。
简而言之,肾脏不仅是“清道夫”,更像一个多职能的“调度中心”,确保体内环境的稳定(即所谓的“内环境稳态”)。而一旦肾功能持续下降,这些功能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导致各种连锁反应和严重后果。
二、肾功能受损的进程:从慢性肾病到尿毒症
大多数尿毒症并非一夜之间发生,而是由长期慢性肾病(CKD)逐步发展而来。慢性肾病的成因多样,如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小球肾炎、多囊肾、梗阻肾及药物性肾损伤等。起初,部分肾单位受损,剩余的健康肾单位通过代偿维持肾功能表面“正常”。但这种代偿是有限的,随着病情进展,肾功能逐渐下降。
医学上常用肾小球滤过率(GFR)来评估肾功能,正常成年人约为90~120ml/min/1.73㎡。当GFR下降至15ml/min以下,即进入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阶段。此时肾脏已无法维持内环境稳定,患者会出现乏力、恶心、食欲差、皮肤瘙痒、水肿、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等症状,主要因代谢废物和毒素无法排出,导致毒素蓄积,体液、电解质严重紊乱。
三、为何到了尿毒症就“非透析不可”?
尿毒症患者的肾脏功能几乎完全丧失,体内的代谢废物(如尿素、肌酐)、多余水分和电解质无法排出,会迅速堆积,导致中毒反应,危及生命。透析就是通过人工方式代替肾脏的过滤功能,清除这些有害物质,从而延长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透析有两种主要方式:血液透析是将血液引出体外,经透析机净化后再输回体内,一般每周2~3次,每周透析时间至少10小时;腹膜透析则是向腹腔注入透析液,利用腹膜进行物质交换,适合在家操作,但管理要求高。需要明确的是,透析无法恢复肾功能,只是肾脏功能的部分替代治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旦进入尿毒症期,透析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四、预防重于治疗:延缓肾病进展,争取“晚一点透析”
尽管透析技术不断进步,但无论是血液透析还是腹膜透析,仍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较大影响,同时伴随较高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因此,预防肾功能恶化、延缓尿毒症的发生尤为关键。对于慢性肾病患者,早期发现、及时干预至关重要。许多早期肾病症状并不明显,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和尿微量白蛋白等检测,有助于及早识别肾损害。一旦发现异常,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原发病,且管理好合并症和并发症,如要管理好血糖、血压和尿蛋白等,管理不好,是导致慢性肾病不断发展、肾功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
此外,还应避免滥用药物,尤其是止痛药和某些中草药(尤其是含马兜铃酸的中药),这些可能对肾脏造成不可逆损伤。饮食方面,要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控制蛋白质摄入,减少钠盐、磷、钾的摄入,减轻肾脏负担。同时要戒烟限酒、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并定期复查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心理支持同样重要,慢性病管理本就不易,一旦进入透析阶段,更需要家庭和医疗团队的共同支持,帮助患者维持良好的生活质量和情绪状态。
结语
尿毒症虽非“绝症”,但作为一种严重的慢性终末期肾病,不容忽视。一旦肾功能衰竭,身体无法正常代谢,透析便成为必须的治疗方式。了解肾脏的多重功能,有助我们明白为何尿毒症必须透析,也提醒我们重视肾病的预防和治疗。希望这段话能为您和家人提供启示,从爱“肾”开始,守护健康生活。
1、凡本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现代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现代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现代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现代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现代健康报”或带有现代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现代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