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在普外科中较为常见,主要表现是在腹股沟区出现可复性包块,站立或用力时会比较突出,在平卧时则可回纳;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发生嵌顿或绞窄,可对生命构成一定威胁。目前临床中,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分为传统开放修补术和腹腔镜修补术,但是大家在治疗时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手术方式呢?接下来就为您介绍一下这两种手术方式,希望可以帮助您和家人做出更合理的决策。
一、腹股沟疝是怎么一回事儿?
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的肠管、网膜等器官,通过腹壁薄弱区域向外突出,并形成包块,其形成与腹壁肌肉薄弱有关,还与因慢性咳嗽、便秘、重体力劳动等导致的长期腹压增高有关;依据患者的疝囊位置,可以分为斜疝、直疝以及股疝三种类型。此类患者的主要症状如下:①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在站立或用力时明显,平卧时就会消失;②坠胀感或轻微疼痛;③若发生嵌顿(包块无法回纳),患者还可能伴随剧烈疼痛、肠梗阻,此时需紧急手术治疗。
二、传统修补术的特点与适应范围
传统开放修补术已有很多年的历史,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组织缝合修补(如Bassini、Shouldice法):是通过直接缝合腹股沟管后壁,来加强薄弱区域。
2.无张力修补(如Lichtenstein法):此方法是使用人工补片覆盖缺损,以减少组织张力,降低复发风险。
3.腹膜前修补(如Kugel法):此方法是在腹膜前间隙放置补片,适用于那些复杂疝或复发疝患者。
手术优点:操作较为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在基层医院也可开展;且费用较低,因为补片材料费用相对较低。手术对麻醉要求低,一般是采用局部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尤其是高龄或心肺功能较差患者比较适合。
手术缺点:开放手术创伤较大,切口一般有4-6cm,且术后疼痛较明显、恢复较慢,通常需1-2周才能恢复日常活动,且在1-3个月内不能进行重体力劳动。
具有一定的复发风险,一般传统缝合修补复发率约为10%,无张力修补则可降至1%-5%。
适应人群:初发疝、单侧疝患者;经济条件有限或医疗资源不足地区患者;不适合做全麻或腹腔镜手术者,像严重心肺疾病、腹腔粘连等患者。
三、腹腔镜修补术的特点与适应范围
腹腔镜修补术属于微创手术,主要手术方式如下:
1.经腹腹膜前修补(TAPP):需要进入腹腔,在腹膜前放置补片。
2.完全腹膜外修补(TEP):不需要进入腹腔,可直接在腹膜外操作。
手术优点:手术创伤比较小,只需3个0.5-1cm的小切口,且术后疼痛轻,一般1-2天就可出院,在1周内基本可以恢复轻体力活动。患者的复发率低,一般为约1%-2%,且能同时还可以探查对侧隐匿疝。微创手术的疤痕小,适合爱美的年轻患者。
手术缺点:对操作技术要求高,需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且费用较高,这是由于补片及手术耗材成本较高;手术的麻醉要求高,需要做全身麻醉,对于高龄或心肺功能差者,不太适合。
适应人群:双侧疝或复发疝患者;希望快速恢复的年轻患者;肥胖或合并其他腹腔疾病需探查的患者。
四、两种手术如何选?
对于传统修补与腹腔镜修补术,该如何选择,需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病情因素
对于初发单侧疝患者,选择传统手术或腹腔镜手术均可以;对于双侧疝、复发疝患者,则优先腹腔镜手术;对于嵌顿疝患者,紧急情况下通常会选开放手术。
2.患者因素
对于年轻、追求美观和快速恢复的患者,则优先选腹腔镜手术;对于高龄、心肺功能差患者,则选传统局麻手术。
3.经济与医疗条件
如果患者自身经济条件好、医院技术成熟,则可选腹腔镜手术;如果是基层医院或患者预算有限,则传统手术的性价比更高。
总而言之,腹股沟疝手术的临床治疗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量,传统修补与腹腔镜修补都各有优劣,患者要先与医生充分沟通,结合自身情况,来选出最适合的方案。
1、凡本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现代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现代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现代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现代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现代健康报”或带有现代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现代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