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健康报 > 健康科普
慢性病不可怕 关键是护理跟得上
2025-07-08
作者:杨琴
作者单位: 苗儿滩中心卫生院 41681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慢性病已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这类疾病虽然发展缓慢,却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需要持续的关注与管理。在这一过程中,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是在基层卫生院,护理人员通过日常观察、用药指导、健康宣教和家庭随访等方式,为慢性病患者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科学的护理不仅能有效控制病情,还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既是慢病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健康生活目标的关键保障。

1. 认识慢性病的特性  

1.1 慢性病发展缓慢但持续时间长  

慢性病通常起病隐匿,发展过程缓慢,患者可能在初期没有明显症状。然而,这类疾病一旦发生,往往伴随终身,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由于病程长,病情可能反复波动,容易对身体多个器官造成渐进性损害。患者需要长期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并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持续管理。

1.2 多数患者伴随多种并发症  

许多慢性病患者常常同时患有多种疾病,或者因原发病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例如,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视网膜病变、肾病或下肢神经损伤;高血压则可能诱发冠心病、脑卒中等严重后果。这些并发问题不仅加重了患者的身心负担,也增加了护理和治疗的复杂程度,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3 需长期坚持治疗与监测  

慢性病的控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患者需按时服药、定期复查、调整生活方式,并密切关注身体变化。即使病情稳定,也不能轻易中断管理。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治疗与监测,才能有效延缓疾病进展,减少急性发作的风险,从而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

2. 护理在慢病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2.1 日常观察帮助早期发现问题  

日常护理中的细致观察对于慢性病管理至关重要。护理人员通过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血糖、体重等指标,能够及时发现异常变化,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关注患者的精神状态、饮食情况和日常活动,也有助于识别潜在的健康风险,避免病情恶化。

2.2 用药指导确保治疗效果  

慢性病治疗通常需要长期服药,而用药不当可能影响疗效甚至引发不良反应。基层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药物,包括剂量、时间、服药方式以及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同时提醒患者不要随意增减药量或更换药品,确保治疗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2.3 生活干预促进健康行为形成  

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控制慢性病具有重要作用。护理人员通过一对一沟通,帮助患者建立规律作息、科学饮食和适度运动的生活模式,逐步纠正吸烟、酗酒、久坐等不良行为。这种持续性的健康引导,有助于患者形成自主健康管理的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3. 基层护理的独特优势  

3.1 卫生院贴近居民便于随访  

卫生院设在居民家门口,具有方便随访的地理优势。慢性病患者可以定期就近复查血压、血糖等基础健康指标,护理人员也能主动上门了解病情变化。这种近距离的服务模式,提高了健康管理的可及性和持续性,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获得稳定的支持与指导。

3.2 护士可提供个性化健康教育  

基层护士可根据每位患者的疾病类型、生活习惯和认知水平,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为糖尿病患者讲解饮食控制技巧,为高血压患者普及情绪管理方法。这种一对一、因人而异的宣教方式,更易于患者接受和实践,帮助他们逐步建立科学的健康管理观念。

3.3 家庭联动增强护理连续性

慢性病护理不仅依靠医疗机构,还需要家庭成员的共同参与。基层护理通过引导家属学习照护知识、监督用药情况、协助调整生活方式,使患者在院外也能得到规范照护。

结语

慢性病虽然病程长、管理复杂,但并不可怕。通过科学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基层卫生院在慢病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护理人员不仅是健康的守护者,更是患者坚持治疗、建立健康习惯的重要支持力量。只要护理工作做得到位,患者完全可以在规范管理中享受有质量的生活。让我们正视慢性病,重视护理,用行动换来健康与安心。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凡本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现代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现代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现代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现代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现代健康报”或带有现代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现代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网站声明特别声明联系我们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5699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