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健康报 > 健康科普
认识神经内科疾病: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2025-07-08
作者:武娇
作者单位: 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神经内科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这些疾病不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然而,许多人对神经内科疾病了解甚少,缺乏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其实,对于神经内科疾病,关键在于 “三早”—— 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掌握这些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守护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健康。

常见神经内科疾病:不可忽视的健康 “杀手”

神经内科疾病种类繁多,常见的有脑卒中(俗称 “中风”)、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癫痫等。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一旦发病,可能导致患者肢体瘫痪、言语障碍,甚至危及生命;帕金森病则以手抖、肢体僵硬、行动迟缓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病情会逐渐进展,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者会出现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下降,最终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癫痫发作时,患者会突然意识丧失、肢体抽搐,不仅对身体造成伤害,还可能因发作时的意外情况危及生命。这些疾病在早期往往有一些细微的症状,如果能够及时察觉并采取措施,就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早预防:构筑健康防线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神经内科疾病的基础。在饮食方面,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原则,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减少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从而减少脑卒中的发生。规律作息同样重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有助于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此外,适度的运动不可或缺,每周进行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大脑的供血供氧能力,对预防多种神经内科疾病都有积极作用。

除了生活习惯,控制基础疾病也至关重要。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是引发神经内科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饮食控制和血糖监测,规范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高血脂患者需通过饮食调节和药物治疗,降低血脂水平。定期体检也是早发现潜在风险的重要手段,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检查血压、血糖、血脂、脑部影像学等项目,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干预措施。

早诊断:捕捉疾病 “蛛丝马迹”

了解神经内科疾病的早期症状是实现早诊断的关键。例如,脑卒中发作前可能会出现短暂性的肢体无力、言语不清、视力模糊等症状;帕金森病早期可能表现为轻微的手抖、写字变小、走路姿势改变;阿尔茨海默病早期会出现记忆力下降,尤其是对近期发生的事情遗忘明显;癫痫患者在发作前可能会有预感,如幻听、幻视、情绪异常等。当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出现这些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前往医院神经内科就诊。

医院的专业检查能帮助明确诊断。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头颅 CT、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它们可以清晰地显示脑部结构和病变情况;脑电图检查则对癫痫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检测大脑的电活动,发现异常放电;此外,还有神经功能量表评估,如用于评估认知功能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等,可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通过这些检查,医生能够准确判断疾病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早治疗:把握康复黄金时机

一旦确诊神经内科疾病,及时治疗至关重要。以脑卒中为例,发病后的 4.5 - 6 小时是静脉溶栓的黄金时间,在此期间进行溶栓治疗,能够显著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帕金森病早期通过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延缓疾病进展;阿尔茨海默病在早期干预,使用药物和进行认知训练,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癫痫患者规范服用抗癫痫药物,大多数可以有效控制发作,减少对生活的影响。

神经内科疾病虽然复杂且危害大,但只要我们重视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就能够降低患病风险,在疾病发生时及时控制病情,最大程度减少疾病对身体和生活的影响。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神经内科健康,为自己和家人的幸福生活筑牢健康防线。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凡本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现代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现代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现代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现代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现代健康报”或带有现代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现代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网站声明特别声明联系我们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5699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