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健康报 > 健康科普
细菌培养是啥?帮你找到感染的“真凶”!
2025-05-21
作者:黄金华
作者单位: 贵港市人民医院检验科,537100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细菌无处不在。只要一有机会就会跑到我们的身体里面捣乱,让我们生病,这时候细菌培养就非常重要,细菌培养就仿佛是一位侦探能够帮助我们找到感染背后的真凶。我们接下来就仔细的聊一聊什么是细菌培养。

1.细菌培养的基本概念

细菌培养简单来说就是在人工创造的条件下给细菌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让它们能够生长和繁殖。通过给予它们生长所需要的各种食物,包括碳源,氮源,能量,无机盐,水分等。让它们在培养皿中茁壮的成长,不同种类的细菌对居住环境和食物也有不同的要求,比如说霉菌和酵母喜欢住在酸性的培养皿中,而细菌和放线菌则更喜欢。中性或微碱性的培养皿中。所以在给它们准备培养饮食,需要根据它们的喜好把培养皿的酸碱度调节到合适的范围。

2.细菌培养的流程

2.1准备工作

首先,我们需要具备培养基,所谓培养基就是为细菌准备好食物。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培养基就是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这种培养基应用非常广泛。里面还有一般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基础营养物质。制作培养基时需要将各种物质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方法混合,然后调整好酸碱度。配置好的营养机还需要进行灭菌处理,不然里面可能存在其他的。细菌影响我们需要培养细菌的生长,灭菌,一般使用高压蒸汽灭菌的方法。除了制备培养基以外,还需要准备好各种实验器材,包括培养皿,试管接种环,移液器等,这些器材在使用前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消毒,保证它们是无菌的,不然也可能影响细菌培养的结果。

2.2样本采集

医生会根据不同的情况从患者的身体不同为采集样本,包括血液,痰液,尿液,粪便,伤口,分泌物等采集样本的时候需要特别小心,要保证样本不被外界的细菌污染。比如说采集血液样本是护理人员会先用酒精给皮肤消毒,然后用无菌的注射器抽取血液。

2.3接种培养

在采集到样本后就应该把样本接种到培养基上。接种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是平板划线兼容法操作时先用接种环蘸取样本,然后在琼脂平板表面按照一定的方法划线啊。混杂的细菌分散,让单个细菌能够固定在一点生长繁殖,最后形成单个菌落。接种结束后把培养基放在培养箱里,给细菌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氧气等条件,使细菌可以快速生长。一般来说普通细菌培养需要18~24小时就能够长出肉眼可见的细菌。不过部分特殊细菌和真菌需要更长的培养时间。

2.4鉴定和药敏试验

等到细菌长出来以后,工作人员会开始分离出致病菌,对它们进行鉴定,看看导致我们人体生病的。在确定了细菌的种类后还需要进行药敏试验,就是看看哪些细菌对哪些药物敏感,哪些药物消灭细菌的效果比较好。这就像是给医生提供一份“武器清单”,让医生知道用什么药才能把这些“坏蛋”打败。这个过程往往又需要18~24小时。

3.为什么要做细菌培养

3.1明确感染病原体

在医院里,细菌培养可是医生的好帮手。它可以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比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胃肠道感染、伤口感染等等。通过细菌培养,医生能够准确地了解患者感染的病原体,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很多时候我们生病后只知道身体不舒服,却不知道是哪种细菌在捣乱,细菌培养能够帮我们救出这些幕后黑手。例如当我们发烧咳嗽时,可能是肺炎链球菌感染,也可能是流感嗜血杆菌感染。通过细菌培养就能够准确的知道到底是哪种细菌所引起的感染并开展药品实验。确定哪种药物对这种细菌能产生比较好的疗效,医生就可以对症下药。

3.2指导用药

不同的细菌对不同的药物敏感性不一样,有些细菌可能对某种抗生素特别敏感,用了这种抗生素后就可以快速将细菌杀死,而有些细菌可能已经对这种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使用后效果会大打折扣,通过药敏实验,就能够知道应该使用哪种药物进行治疗,避免盲目用药,使治疗效果提高,还能够避免抗生素的滥用。

3.3评估治疗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再次进行细菌培养来评估治疗结果,如果培养结果显示细菌数量减少或者是已经没有细菌了,就说明治疗方法有效,但如果细菌还是非常多或者出现了新的细菌,就可能需要重新调整治疗方案。

4.细菌培养的局限性

虽然细菌培养是感染性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但是细菌培养也不是万能的,有时候培养结果可能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样本采集事件方法错误。可能会导致培养细菌误差,有些细菌生长缓慢,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培养出来,这就会导致治疗试剂被延误,还有些细菌可能在体外很难存活。或者培养条件非常苛刻,也会影响到检测结果。因此在实际临床中,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症状和体征及其他结果来综合进行判断。

5.结论

总之,细菌培养就像是一位神通广大的侦探,能帮咱们找到感染的“真凶”,为治疗疾病提供重要的依据。虽然它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现代医学和其他领域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当医生建议咱们做细菌培养的时候,可一定要积极配合哦!说不定,它就能帮咱们早日摆脱疾病的困扰,恢复健康呢!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凡本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现代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现代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现代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现代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现代健康报”或带有现代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现代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网站声明特别声明联系我们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5699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