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痛泵是一种持续给予镇痛药物的设备,能够帮助患者控制疼痛,减少患者对口服止疼药及注射镇痛剂的需求,从而提供更加稳定和有效的疼痛管理。镇痛泵目前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主要用于术后疼痛、后期癌症疼痛和产后镇痛。镇痛泵中的药物通常是麻醉药物、止疼药和镇静剂等。
一、镇痛泵的分类
镇痛泵按驱动方式,可分为电子式和机械式。按照是否能重复使用,可分为一次性可抛弃式和可多次使用式。按照是否可控,可以分为可控型和非可控型。本文仅介绍可控型电子镇痛泵(以下简称镇痛泵)的分类,根据作用途径不同,镇痛泵可以分为三种。
1.静脉镇痛泵:镇痛设备通过三通与患者静脉端相连接,通过静脉输入方式持续给予止疼药物,操作容易, 使用药物广泛, 包括麻醉性镇痛药物和非甾体镇痛药物。起效快, 适用范围较广, 但其是全身用药, 副作用较高。常用药物:芬太尼等。
2.硬膜外镇痛泵:硬膜外镇痛主要针对使用硬膜外麻醉患者,术毕保留硬膜外导管,衔接自控镇痛泵。通过在硬膜外空间注入局麻药、止痛药和α2-受体激动剂等药物,影响神经传导,从而降低神经末梢传导痛觉刺激的能力。局麻药可以通过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使神经元对信号失去敏感,从而达到镇痛的效果。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确切, 副作用相对较少。
3.神经阻滞镇痛泵:在超声或神经刺激仪的引导下,将导管精准置入目标神经附近,通过将局部麻醉药物持续输注到特定神经周围,阻断疼痛信号传递,从而实现精准、长效的镇痛效果。
二、镇痛泵的工作原理
镇痛泵是一个电子控制的注射设备,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药量和速度进行止疼药物的恒速注射。
三、镇痛泵的使用方法
镇疼泵面板上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患者出手术室后,麻醉师已调节好镇疼泵的注射量,药物可以低剂量持续注射入患者体内来达到止疼的目的。但当患者感到疼痛剧烈时,则可以通过按镇痛泵面板上的“自控”按钮来增加泵入药物的剂量,以此来缓解疼痛。需要注意的是“自控”按钮需间隔15~20分钟按一次,不可频繁使用。
四、镇痛泵的不良反应
应用镇痛泵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
1. 尿潴留 常见于应用硬膜外镇痛泵的患者。我们的经验是术毕患者安返病房后立即给予患者夹闭镇痛泵,待患者排尿后再打开镇痛泵,可有效避免这一不良反应的发生。
2. 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 遵医嘱肌注胃复安,并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平卧,指导患者深吸气,及时清除呕吐物,保持床单位干净整洁,防止呕吐物误入气管。
3. 头晕、嗜睡 指导患者注意离床安全, 评估患者活动能力, 必要时需床上大、小便, 床边加床栏防止跌倒及坠床意外发生。
4. 此外有些患者还会出现血压偏低的情况,可暂时夹闭镇痛泵,告知患者卧床休息。
五、镇痛泵的注意事项
1. 严格遵循医嘱 镇痛泵的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务人员的指导,告知患者及其家属除“自控”按钮外,不可随意碰触镇疼泵面板上的其他按钮,也绝对不能擅自调整镇痛泵的设定,因为这可能会对镇痛效果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引发不良反应。
2. 观察身体反应 在使用镇痛泵的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反应。若患者出现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心率显著加快、血压剧烈波动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镇痛泵并通知医生。
3. 保持局部清洁 告知患者需保持镇痛泵使用部位的清洁、干燥和固定。首先,需要特别注意镇痛泵与皮肤接触部位的清洁与干燥,以避免感染的发生。其次,告知患者在活动时动作轻柔,避免摩擦或牵拉泵体和导管,防止皮肤受损或导管脱落。
1、凡本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现代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现代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现代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现代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现代健康报”或带有现代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现代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