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健康报 > 健康科普
子宫内膜息肉所致异常子宫出血知多少
2025-05-21
作者:陈凤
作者单位: 绵阳市安州区中医院 622651

异常子宫出血是妇科门诊中最常见的主诉之一,而子宫内膜息肉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常见原因。它既可能引发月经异常、经间期出血,也可能影响生育能力。随着超声和宫腔镜技术的发展,子宫内膜息肉的检出率不断提高。了解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处理方式,对于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子宫内膜息肉的成因及病理特点

子宫内膜息肉是由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形成的良性赘生物,通常呈指状或球状突起,附着在子宫内膜表面,并通过蒂或宽基与内膜连接。它可能单发或多发,大小不一,直径从几毫米至数厘米不等。息肉的内部多由腺体、纤维组织和血管构成,表面被内膜覆盖。

目前尚无确切机制完全解释其形成,但研究认为雌激素的持续刺激在息肉的发生中起主要作用。尤其在雌孕激素比例失衡的情况下,子宫内膜腺体可能出现局灶性过度增殖,进而形成息肉。此外,慢性炎症、肥胖、代谢综合征、激素替代治疗以及某些药物如他莫昔芬等也被认为是潜在的危险因素。

虽然子宫内膜息肉大多为良性病变,但在部分患者中也可能与子宫内膜癌或癌前病变共存,尤其是绝经后女性、息肉直径较大或反复生长者,其病理性质需引起足够重视。

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表现与息肉的关联

异常子宫出血是指超出正常月经模式的任何子宫出血,包括经量过多、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或绝经后出血等。子宫内膜息肉可通过多种机制造成出血异常。由于息肉局部富含血管且机械性刺激易致微血管破裂,女性在性生活、排便或运动后可能出现点滴样流血。此外,息肉存在干扰子宫内膜正常脱落过程的可能,导致月经周期紊乱或经期持续不净。

在生育期女性中,子宫内膜息肉还可能表现为月经紊乱、不孕或反复流产。一些患者虽无明显出血症状,但在辅助生殖或孕前检查中被意外发现息肉病灶。因此,对于经常性月经异常、经期延长、性交后出血或不孕症患者,应高度警惕息肉的可能性。

超声检查是初步筛查的重要手段,经阴道彩超能观察子宫内膜形态、回声分布及可疑占位。对子宫内膜厚度异常或发现回声团块者,应进一步行宫腔镜检查。宫腔镜不仅能明确诊断,还能进行直接切除治疗,是目前评估和处理子宫内膜息肉的“金标准”。

息肉引起异常出血的处理与预防

对子宫内膜息肉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治疗的首要目标是解除症状、防止病变进展和改善生育能力。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是目前最常用且效果明确的治疗方式。该方法创伤小、恢复快,可在直视下精准去除病灶,同时获取完整组织进行病理分析,有助于明确息肉的性质。

对于绝经后患者、有息肉反复复发史或病理结果提示不典型增生者,应联合内膜刮宫或进一步行子宫内膜病变筛查,必要时考虑更积极的处理策略。术后若病理确认为良性息肉,一般无需特别治疗;但若伴随有内膜增生,可能需短期口服孕激素以抑制复发。

在某些情况下,尤其是息肉体积小且无明显症状者,也可选择观察随访。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年轻女性,在切除息肉后常可恢复正常排卵和内膜容受性,从而提升受孕成功率。

预防方面,应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和内分泌状态的管理。保持良好体重、避免长期单纯雌激素刺激、治疗慢性盆腔炎症和代谢紊乱,均有助于减少息肉的发生。此外,育龄期女性应定期进行妇科体检,尤其在出现月经异常或不明原因出血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发现早处理。

结语

子宫内膜息肉是导致异常子宫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虽多为良性病变,但在某些人群中仍可能潜藏风险。借助血常规、超声和宫腔镜等检查手段,可早期发现病灶,并通过微创手术有效清除,避免长期出血影响生活质量或引发其他并发症。对于反复异常子宫出血的女性,不应掉以轻心,而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明确病因、规范治疗。提高大众对息肉相关出血的认识,是保障女性生殖健康的重要一环,笔者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关注,特别是针对子宫内膜息肉这一常见病因,应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提升女性的自我保健意识。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凡本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现代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现代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现代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现代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现代健康报”或带有现代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现代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网站声明特别声明联系我们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5699962